讯玩保卫萝卜86攻略(保卫萝卜讯玩版攻略77)
讯玩保卫萝卜86攻略(保卫萝卜讯玩版攻略77)
前沿拓展:讯玩保卫萝卜86攻略
来源:【绿色中国】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我不是啥英雄,我就是不信这个邪,人还能让天逼死。”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红水河东岸的一个树坑旁,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蹲在沙地里,看着坑里的水缓缓地渗入沙地,长出了一口气。他身上的一套旧迷彩服,早已经晒得发白。
说话的人就是王银吉,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村民,全国劳动模范、治沙英雄。“一家人、23年、8000亩……”23年的时间里,王银吉与父亲王天昌倾其所有,年复一年压沙造林,凭一腔热血和满脸汗水,在凉州区的沙漠里植下8000亩的“绿洲”,从肆虐的“沙魔”手里夺回自己和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写下一段“愚公移沙”的传奇。
“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地要是没了,就没活路了。”回忆起自己治沙的初衷,王银吉的眼神变得坚毅。上世纪80年代初,他随父亲搬迁至此谋生,却被当地连年肆虐的风沙一次次害得颗粒无收。
“不能总是被老天爷逼着换地方。”王银吉说,1999年的春节,他向父亲提出治沙的想法,没想到一辈子老实本分的父亲对这事儿坚决支持。父子同心,一个“疯狂”的计划从此板上钉钉。
23年来,王银吉带领一家人在沙漠里战严寒、斗酷暑、治风沙、种梭梭,义务压沙植树8000亩,栽植苗木700万株,先后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父子俩硬生生在沙漠里造出一片“绿洲”。
“树在这里扎了根,沙子就动弹不得。”望着眼前这条“绿色隔离带”背后的田野和村庄,王银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经历了无数苦难,但看着自己双手拼出来的好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甘肃民勤巴丹吉林沙漠里的梭梭林群落 甘肃省林草局 供图
今年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逐步建立起我国北方风沙线上的绿色生态屏障。
从东北、华北再到西北,一道如绿色长城般蜿蜒挺立的生态屏障熠熠生辉。这就是维护我国北疆生态安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0多年来,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林业部门,组织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用心血和汗水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保卫国家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治沙造林现场 章轲 摄
数据显示,在中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三北工程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2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基本结束了沙化土地扩展加剧的历史。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三北工程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总价值由1978年的4830亿元/年提高到2017年的23447亿元/年,增加3.85倍。40年干鲜果品年产量增长了30倍,目前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三北地区共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持续增绿 保护国土安全
“三北”指的是西北、华北和东北,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这里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产品最短缺的地区。
上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沙漠化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天数超过80天,形成了从新疆到黑龙江绵延万里的风沙线。流沙掩埋农田、牧场和水库,切断铁路、公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短短20年间,有667万公顷土地沙漠化,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1000多万公顷草场严重退化,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达万吨以上。在每年流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有80%来自这一区域。
广袤的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却集中了全国84%的沙化土地、70%的水土流失区。为此,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转原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正式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举措开启了我国生态建设的先河。
按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北接国境线,南抵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公里至1460公里,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囊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3个省份。工程建设期73年,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进行。目前工程已圆满完成前四期,进入第五期建设阶段。
三北防护林的启动实施,揭开了我国政府有组织、大规模、大范围开展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事业的序幕。工程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播绿荫、退黄沙、保水土、护农牧、佑家园的新征程。
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三北工程区各族干部群众戮力奋战,战天斗地,三北大地山河巨变,绿荫遍地,演奏了由黄变绿的绿色交响曲,谱写了人与自然重修旧好、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中国科学院对三北工程建设40年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0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活立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33.3亿立方米,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右前旗营造的樟子松林 耿国彪 摄
科尔沁,这个曾经水草丰美、河川遍布的辽阔草原,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慢慢退化成沟壑纵横、黄沙漫卷的沙地。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也同样如此。
阿尔乡的蒙语含义就是水草丰茂之地,它曾三面被科尔沁草原包围。据老一辈人介绍,阿尔乡虽没有浩瀚的森林,但到处可见低矮的树丛和草地。
农民的开荒拓耕、质地松散的土壤再加之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阿尔乡迅速被沙土侵蚀。阿尔乡镇党委副书记谢菲菲向记者展示的一张泛黄的图片,描写的就是阿尔乡“十山九秃头、风起白沙飞、十年九不收”的景象。
阿尔乡镇副镇长马辉已经在镇上工作20余年。她对风沙的记忆尤为深刻:“一到春季,狂风四起,根本就睁不开眼睛,沙子打在脸上就像刀子割的一样。嘴唇和脸都被吹破皮了,满嘴都是沙子,一咬嘎吱嘎吱响”。
不只是阿尔乡镇,整个彰武县都面临着“沙进人退”的困境。彰武县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彰武县林地面积不足18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2.9%。彰武县的东南便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果按七八级的风速计算,彰武的沙尘到达沈阳仅需1个小时。
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彰武县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6.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4.5%,使166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全县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3.8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
仲夏原本是彰武风沙漫卷的时节,但现在走在田间路头,微风吹动脸庞,尽是夏意的清爽。放眼望去,青草爬满了山坡,成排的樟子松犹如卫兵一样,严阵以待地守护着这里的每寸土地。
山西省右玉县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全县林木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7%,林地面积由不足80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70万亩,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从第1任县委、县政府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的发展思路,到第5任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第一个《右玉县流域治理根治“五害”的五年规划》,右玉走上了规划引领、科学绿化的发展之路。第11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林为主、农林牧一起抓”的生态建设方针,第12任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十六字”方针,第17任县委、县政府推进建设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三大基地”,到现在坚持绿化彩化财化一体提升、治山治水治气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70多年来,尽管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工作方法在不停变化,但历届县委、县政府都认准一个理:科学造林绿化是右玉最鲜明的主题,也是右玉精神最靓丽的底色。
面对干旱、多风、少雨等困难,右玉县注重从造林方式、栽管模式、投入渠道等方面勇于改革创新。“我们针对右玉春季解冻迟、适宜植树时间短的实际,大力推行春秋两季植树、秋季整地,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适时栽植。针对不同区域立地条件,采取‘阳坡柠条阴坡松、沟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镇栽杨柳、林中进草草间林’的栽种模式。对风沙严重地带、风蚀严重地区,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与全面开发相结合,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右玉县政府负责人说。
2017年以来,右玉全县共有906名贫困劳力参与工程建设,565名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在“一个战场”交出了生态系统修复、打赢脱贫攻坚战两份“时代答卷”。2018年右玉成为山西省首批退出的三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20年右玉县全域宜林荒山实现了基本绿化。
辽宁彰武县、山西右玉县造林绿化只是广大三北地区的一个缩影。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三北地区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防沙治沙成就瞩目。三北工程森林面积累计增加21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5.29%;经济林面积累计增加约236万公顷,至2017年,三北工程区经济林面积约406万公顷。总蓄积增加超12亿立方米,至2017年三北工程区林木总蓄积约33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约30亿立方米。2000年后呈现出“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好转”态势;防风固沙林面积增加显著,40年增加约154%,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河套平原等重点治理区域沙化土地治理成效显著。
护住水土就护住了粮食
肥沃的黑土、广袤的平原、温润的气候,来到东北,才会明白为什么这里被称作“北大仓”。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曾遇到过生态破坏、大量减产的危机。而走过40余年历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成为捍卫“北大仓”的绿色卫士。
“满目疮痍、支离破碎。”谈起曾经的拜泉,黑龙江省拜泉县林业局负责人脱口说出这八个字。他告诉记者,当时,全县黑土层厚度由垦殖初期的1米锐减到30厘米,许多土地都是“破皮黄”,坡地年跑土1400万吨。
拜泉县新生乡新安村村民温尽庄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春天种地时,头天晚上种上种子,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种子全刮没了。最早村子里还有三四十户人家,后来都搬到外地生活了,村里只剩下三四户”。
1978年,拜泉县抓住三北工程建设的契机,把植树造林、重整河山当作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掀起了绿化拜泉大地的热潮。
拜泉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充分考虑土地状况和流域水系,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河渠、沟系绿化为重点,封沟植树、沟坡兼治,从上到下布设三道防线,形成梯级综合防护体系。第一道防线是坡面工程防护林体系。在坡顶岗脊栽树“戴帽”,林缘与坡地接壤处开挖截流沟,控制坡水下泄。第二道防线是田间工程防护林体系。坡耕地按一定距离沿等高线方向营造水流调节林带,农作物实行等高种植,达到拦截径流蓄水保水的目的。第三道防线是沟道工程防护林体系。沟头修跌水、沟底修谷坊或塘坝,沟边和沟坡营造固沟林,以拦泥保水,控制沟壑发展。采取调整垅向、修梯田、种植以笤条为主的植物生物带等措施,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经过40年的努力,全县已累计营造人工林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3.7%提高到19.5%,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182个,形成了以农防林、水保林为主体,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新生乡丁家沟小流域的变化是拜泉县植树造林的一个缩影。在治理之前,当地群众曾经流传这样一段顺口溜:“山水似牤牛,下雨满山流,毁了低洼地,打出侵蚀沟”。
三北工程实施以后,丁家沟小流域采取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措施,使该小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共造林1070亩,修梯田610亩。“治理后的丁家沟流域,山青了、水绿了、地肥了、人富了。搬走的农户又回来了,真正实现了治理一坡、成功一片、效益一方。”新生乡负责人说。
行驶在拜泉县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道路两旁呈复式排列的林带,当地人称其为“接班林”。他们对成熟期的林带,提前栽上接班林,原有林带采伐时,接班林生长高度已达到防护需要,实现了防护效能的良性更替。
近年来,拜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了以林增收、以林富民、以林养林的新局面。“截至2017年年末,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面积已达722万立方米,价值60亿元。农民通过从事林业产业人均实现增收2.8万元,为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拜泉县副县长李凯介绍。
数据显示:三北工程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侵蚀强度减弱;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约67%,三北工程区水土保持林面积40年增加约69%,防护林对水土流失减少的贡献率达61%;其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面积增加约97%,对水土流失减少贡献率高达67%。
宁夏彭阳县同样是三北工程区内小流域治理的典范。彭阳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通过综合治理,力争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先行者。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国土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属于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宁夏中南部生态脆弱典型区。1983年建县之初,全县森林覆盖率不足3%,水土流失面积占90%以上,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
如何让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在“生态立县”的总体思路下,彭阳绘出“一张蓝图”,各级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接班,事接茬,一任接着一任干,几十年持之以恒,形成了“县委决策,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联手,各业唱戏,全民上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机制,走出了一条依靠水土保持发展经济的路子。
△宁夏彭阳大草湾治理前 彭阳县林草局 提供
△宁夏彭阳大草湾治理后 彭阳县林草局 提供
几十年来,彭阳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本单元,推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总结推广鱼鳞坑、水平沟整地,截杆深栽、容器苗造林、大规格苗木规模针阔混交造林、物理空间阻隔法防鼠、雨季抢播柠条等旱作林业技术体系,特别是“88542” 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技术,通过扩穴深挖和表土回填,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质地,而且有效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在造林设计上以多树种、乔灌、针阔混交模式为主,构建了针阔、乔灌混交型生态景观造林模式、以杏树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和重力侵蚀沟植被恢复造林模式。
“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这是一种立体式治理框架:山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山坡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干支毛沟修建谷坊、塘坝、水窖,拦蓄径流发展灌溉,并适当开发沟坝地。
“1997年,俺家带头打了3口水窖,基本上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2016年全村通了自来水。”包山村村民贺满杰告诉记者,为了让六盘山变绿,“每年我们都出4个月的义务工种树、种草”。
“山头那片7万亩的紫花苜蓿,就是所谓‘山顶林草戴帽子’,那片7万亩的高标准梯田,就是‘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10.5万亩那片是沟底河道,筑库打坝、截流蓄水,就是‘沟头库坝穿靴子’。”草庙乡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植绿与增绿互促、保护与修复并重、山绿与民富双赢”的原则下,彭阳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沟坡梁峁塬综合修复,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县森林面积从建县初的27万亩增加到12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2%,降雨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350毫米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561毫米,昔日的“苦甲之地”变成了今日的“高原绿岛”。
三北防护林工程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蓄水保土能力。在水土流失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坚持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流域综合治理,规模推进,营造水土保持林1194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侵蚀强度大幅减轻。工程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59.06%,年入黄河泥沙减少4亿吨。
三北防护林工程构筑了农业生态屏障,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安全。在平原农区,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有效庇护农田3019.4万公顷,减轻了干热风、霜冻等灾害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农田防护林面积持续增长,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40年累计增产量约为4.23亿吨。
在绿化中淘金
丝绸之路古道上的新疆麦盖提县正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向南扩张的必经之地。全县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沙漠占1.37万平方公里。到新中国成立时,沙丘已覆盖到县城近郊,麦盖提成为一个嵌入沙漠的县。如今,麦盖提人工新造林41万亩,林海不断向大漠里扩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人进沙退,正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多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一个掠影。
“沙漠地下水位低,透气性好,种植适宜的苗木就能迅速扎根生长。”麦盖提县治沙办负责人说,麦盖提在防风林内主要种植耐盐碱的梭梭、沙枣、沙棘、枸杞,以及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人工林选用这些树种,既有生态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麦盖提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启动实施环塔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建设工程,对所有的沙丘进行平整、铺设滴灌。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生态经济兼顾的原则,科学种植了新疆杨、文冠果、沙枣、沙棘、红柳、梭梭、西梅等各类生态和经济林木2.2亿株,累计完成造林41万亩。原来的茫茫沙海变成了连片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有效保护并带动了当地林果业发展。同时,随着生态林规模的不断扩大,周边农户在沙漠种植肉苁蓉等植物,有效促进了沙产业的发展,丰富了种植种类,产业发展更加兴旺。
△沙漠葡萄 耿国彪 摄
在麦盖提县沙海林场梭梭种植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梭梭根部种植的肉苁蓉,由于平时护林员管护得当,挖出来的肉苁蓉不仅个头大,而且品质好。
麦盖提镇吾依库勒社区居民布海丽其木·赛买提说:“最近我们每天都在这边挖肉苁蓉,一天能挖60-70公斤。每公斤按两元钱收,一天能赚120至140元”。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麦盖提县依托沙漠资源,利用实施防沙治沙工程的契机,将沙漠生态治理和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在沙生植物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目前,麦盖提县已种植梭梭24.6万亩,套种肉苁蓉5.5万亩,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化良性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以前的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如今的满地“金沙”,这就是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的真实写照。麦盖提县在各族群众的努力下,走出了一条沙漠治理、沙产业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生态富民新路子。
该县林业产业负责人介绍说:“现在防风固沙生态林区一年四季都会产生经济效益,春秋两季主要采挖肉苁蓉,夏季农户、护林员发展林下养殖,冬季采收沙枣等,通过以林养林、以林富农,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子”。
△新疆伊犁林下经济 田立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三北工程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两山”理念。未来,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升林草产业“一产”供应能力,延伸“二产”生态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拓宽“三产”服务领域,让生态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绿水青山提供的生态产品转化为金山银山,打通“两山”互动转化的通道,全面激活绿水青山,实现绿起来、富起来。
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泰来县是全国30个精准治沙重点县之一,属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科尔沁沙地及周边治理区亚区,沙化土地面积达150万亩。1980年时,该县粮食亩产不足百斤,农民人均年收入仅86元。泰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贫困县。
1978年三北工程启动,泰来就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网,进行防沙治沙。特别是2000年,全县出台了八年治沙造林规划以后,2015年全县又出台了3年大造林规划,人工林每年都以5万亩的速度增长。
多年来,风沙无阻,创新实践,30万泰来人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 截至目前,全县共营造人工林7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3.7%提高到14%。如今,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绿色的彩带、绿色的网格,风沙远去了,农业高产稳产,企业纷至沓来……精准治沙让泰来有了“塞北江南”的美称,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
尚国申,是2001年进驻泰来县“江桥豆海高效庄园治沙小区”的农民。据他讲,这里以前是一片滚动的沙丘,植被覆盖率仅为4.6%,由于风沙大,土地基本没人耕种。1994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江桥镇利用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小区”。他们营造以3行杨树和其他植被构成的防风固沙林网,每个网格面积100亩,内建标准化节能住宅1幢,打机电井1眼,配套了喷灌设备,并对耕地进行改土,使植被覆盖率提高到43%。目前,全县建成庄园式治沙小区2个,治理沙地10.8万亩,昔日的沙丘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心里越来越亮堂,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粒粒橙色的沙棘果实铺满传送带,经过清洗、分拣、榨汁、调配等工序,制成金黄、浓郁的沙棘果汁、复合果汁。而沙棘的叶子经过提取,则被制成保健食品或药用。在位于山西右玉的山西献果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动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持续忙碌着,见证着沙棘果成为“致富果”的惊喜变身。而曾经,如何由“绿”变“富”,是摆在右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右玉县正确认识和科学统筹“种绿”和“种富”的关系,抓细做实转化、拓展、提升、共享“四篇绿色文章”,努力让土地、资产、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
在右玉,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加快培育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产业,改造低产低效沙棘林12万亩,全县沙棘林总面积达到28万亩,引进沙棘加工企业12家,年产沙棘果汁、原浆、酵素等各类产品3万多吨。
“1984年,右玉开始开发利用沙棘,从研究入手,逐步发展起沙棘产业。”山西省右玉县沙棘研究所所长曹满告诉记者。
“每年秋冬,很多农户采摘沙棘果、剪枝条送到企业回收,可以赚五六万元,带动了很多农户增收致富。”曹满介绍说,现在不少农户开始扩大种植沙棘,沙棘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农户继续参与到绿化中去。
不只是沙棘产业,如今的右玉已经形成拥有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4.2万亩多样化种植和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的绿色产业体系。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右玉还建成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沙洼国家沙漠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大力发展起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森林文化旅游产业。2020年,右玉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4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3亿元。
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沙化严重地区,到宜居宜业宜游的山西唯一的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质量的持续改善,增强了右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让右玉人民拥抱了更美好的生活。
三北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带动了三北大地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由美变富。
“三北工程区曾有193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实施三北工程,开展生态扶贫,三北地区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05.67万公顷,产出干鲜果品4800万吨,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三北地区非木质林产品产量达5.86亿吨,年均4507万吨,年均产值达1994亿元,区域特色林果产业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约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国家林草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沙漠化、水土流失从来都是全球危害最大的生态灾害,而三北防护林工程最大程度降低了这些灾害,在我国北方筑起了一道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力,三北大地已由过去黄沙蔽日、沙进人退、穷山恶水、缺粮少柴的荒凉景象变成了景色秀丽、产业兴旺的绿色宝地,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中国》2022.6B)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