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木头游戏第17关(翻转木头游戏)

翻木头游戏第17关(翻转木头游戏)

前沿拓展:翻木头游戏第17关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构件凸出来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合为一,体现古人的设计匠心与智慧,是中国工匠精神的象征。

浙江杭州有一位手艺人刘文辉,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他静心钻研,将复杂精巧的榫卯结构打磨成积木玩具,木屑纷飞间传承千年技艺,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要把榫卯做成能够拼搭的积木

开始纯手工打磨斗拱积木

2012年底,刘文辉在上海第一次接触到榫卯结构的古建筑微缩模型,那是一座一米多高的双层阁楼,搭建得严丝合缝。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刘文辉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藏在博物馆里,它应该被更多人接触”。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方向——把榫卯做成能够拼搭的积木。

古建筑纷繁复杂,榫卯结构更是各式各样。起步阶段,刘文辉选择斗拱作为积木原型。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特殊构件,上承屋顶,下接立柱,顶天立地。刘文辉从山西老家找了一个木匠师傅,学着做木工,开始纯手工打磨斗拱积木。

别看刨木头、锯木头简单,榫卯结构的“严丝合缝”背后藏着数不清的用心打磨,没有长时间的苦练是做不到的。

让传统技艺融入人们生活

成立团队开发积木产品

为了了解斗拱,刘文辉翻古籍,查图纸,去实地考察,请教专家,聘请工匠。2016年,他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

“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更需要创新,得让传统技艺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刘文辉说,他想让更多年轻人通过拼搭积木的方式,了解传统榫卯技艺。

他成立了一个设计、研发、制造团队,开发的积木产品也从单一的斗拱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国潮”逐渐兴起,刘文辉的榫卯积木年销售20多万套。

刘文辉说,榫卯结构中,有和谐、互助的力量,蕴藏着古老的中国智慧。而他像个解码员,把榫卯的秘密、古建筑里大家看不懂的东西重新解读,做成大家愿意去玩并且符合当下审美和社会文化需求的产物,让千年技艺不断传承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记者丨李佳 马迅 陈沿青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拓展知识:翻木头游戏第17关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当前文章标题:翻木头游戏第17关(翻转木头游戏)
当前文章地址:http://www.djdjdj.cn/wzsy/22136.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海报
翻木头游戏第17关(翻转木头游戏)
翻木头游戏第17关(翻转木头游戏) 前沿拓展:翻木头游戏第17关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构件凸出来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

“在家学习怎么样?”说着话,科任语文的洪平顺手翻开了作业本。卷面整齐、批注认真,覃磊的懂事和刻苦让她感到有些意外、更多是惊喜。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五峰,属湖北省深度贫困地区,境内仅有一所普通高中。今年受疫情影响,五峰高级中学1500多名学生滞留在各乡镇海拔300至2200米的群山沟壑间,5月6日高三统一复学返校,至今高一高二仍有948名学生居家学习。

疫情期间云课堂下,家校如何配合保障网课质量?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子女相处?学生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怎样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

经过前期探索,5月13日,五峰高级中学制订“全员家访活动方案”,成立由德育副校长专责的家访小组,149名教育工作者包保居家学子,“撒百爱、访千家、情暖万人心”,走村串乡、全员家访,“摸清学情、家情,有的放矢教书育人”。

按照家访方案,高一、高二学生各设一个大组,每班分成一个或者两个小组,班级之间合作。人员上,年级组统一规划路线、时间和分配家访教师,班主任负责提前联系家长、统筹家访对象,并配合科任老师驱车前往。

“不访不知道,一访吓一跳。”在县城城区,高二(2)班班主任向光徐和科任老师甘海军、胡维新、杨小俊见到了严同学。他独自在家,房间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就连被子都跟在校时一模一样,叠得方方正正。可翻开化学作业本,一片空白。这让向光徐大吃一惊。

原来,化学进入一轮复习后,成绩优异的严同学认为很简单,上课进直播课堂后,就去玩游戏了。而家长忙于生意,学业、家务严同学一人当家。交作业时,就把其他同学的作业交给了老师。

“挣钱不错,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但最终也是为了孩子啊。”向光徐交心沟通,严同学的父母思想认识豁然开朗,现今一个照顾生意,一个在家陪伴孩子。眼下,严同学严于律己,学习生活也大为改观。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高二(2)班的张同学一度沉溺于手机游戏。上网课要用手机,而游戏的“诱惑”最让老师们担心。

“以前和我们基本没交流,现在话也多了起来。”家访时,张同学的母亲因疫情滞留在家,至今陪在孩子左右。半年过去,她欣喜地发现,此前少言寡语的女儿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也大有起色。心头一喜的向光徐随即趁热打铁沟通引导,“孩子无论学习还是成长,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爱。”最终,张同学的母亲当即表示,将在家陪女儿直至高考结束。

“目前已实地家访300多人次,积累原始家访资料上千份,同步回访解决了20多个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让学校更欣慰的是,一个多月的家访,老师受教、家长开心、学生解惑,教学相长的同时,学校也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三二一”家访模式,即三查看——查学习环境、查网课实况、查作业笔记,二交流——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一指导——指导家长学生家校共育共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